今天在一个朋友的画馆里看到了一卷郭沫若的字,郭沫若的书法还是比较靠谱的。哪怕是跟民国的大书法家于右任相比,郭沫若也没有太大的差距。
在众多民国时期的书法家中,郭沫若的字迹也算是是独树一帜的,他的题词作品存世也不算少,但是鲜见败笔之作。
郭沫若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卓越成就,他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化巨匠,涉猎文学、考古、历史等多个领域。
郭沫若的成长历程,伴随着清朝的衰落和民国的兴起,书法成为了他童年时代的重要课程。苏东坡、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作品,是他每日晨起练习的必修课,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刻苦的坚持,让郭沫若的书法造诣月积日累,最终成了大气候。
最出名的中国银行和故宫博物院的招牌,就是出自郭沫若之手题字。他后期的作品,更是融合了篆书与隶书的精髓,创造出别具一格的“郭体”,既有古人的韵味,又不乏现代的气息,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。
尽管现在还是有人批评郭沫若的书法过于通俗,但却不知道他也是大胆创新精神的作品。就像这一卷作品,他的创新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、信手拈来的自然之美,字里横间更是充满了浪漫主义是色彩。
然而,在1999年,《中国书法》杂志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评选活动,准备评选出“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”。入选的名单一经公布,立刻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议。
名单中就有吴昌硕、于右任这样的书法大家,他们的入选是毫无争议的,这些书法大家的书法成就和影响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然而,争议最大的是,被誉为“二十世纪中国史上罕见的全才”的郭沫若,竟然未能入选。
郭的书法作品,虽然不能说是冠绝古今,但是他的书法风格却深深地影响了广大的人们。在当代书坛,郭沫若当之无愧是一位书法大家。
有专家点评说,郭沫若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文人气节与风骨,甚至有一位博导级的学者称赞他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界的瑰宝。然而,生活中还是有少数人却对郭沫若抱有偏见,他们对郭沫若的私德提出了质疑。
对这些争议,我个人认为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个问题。虽然郭沫若的私生活确实有一些争议,但是这并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他书法作品的评价。
尤其是他所书的“建设”二字,这两个字,笔力遒劲,结构严谨,展现了郭沫若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最后这两字以高达1600万的拍卖价格成交,震惊了整个书法业界,这不仅体现了他书法的艺术价值,更是对其书法成就的一种肯定。
那么最后,你们认为开头我看到的这幅郭沫若的这幅字现在能值多少钱呢?
#文章首发挑战赛##头条创做挑战赛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