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你走进标本馆第二百五十一期——【伶鼬】

带你走进标本馆第二百五十一期——【伶鼬】

伶鼬(学名:Mustela nivalis,英文名:Least Weasel),是鼬科、鼬属的动物,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。

形态特征

伶鼬体型小巧,是鼬科中体型最小的种类之一,体重40—70克,体长13—28厘米,尾巴较短,身体细长,四肢短小,耳朵也很小,足具五趾,趾、掌垫隐于毛中,前肢腕部着生数根白长毛。毛发短而密,会随季节变化。夏季背面呈褐色或咖啡色,从喉、颈侧到腹部呈白色,背、腹间分界明显,足背杂生白毛;冬季被毛呈白色,少数个体尾端混生褐色毛。它的头骨独特,头骨外形与白鼬相似但更小,颅型狭长,吻部甚短,眶后突明显,颧弓细弱,听泡较大,下颌微曲,角突很小。

栖息环境

伶鼬常出现在针叶林、针阔叶混交林以及阔叶林等森林地带,这些地方有丰富的树木资源,可为其提供藏身之所和猎物来源,比如林中的鼠类、小鸟等。伶鼬也适应草原环境,那里开阔的空间有利于它们奔跑和追捕小型哺乳动物,此外,在山地的岩石缝隙和灌丛中也能发现它们的踪迹,这些复杂的地形为其提供了躲避天敌和繁衍后代的场所。在一些靠近人类居住地的农田、果园附近,伶鼬也会偶尔出现。

生活习性

伶鼬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,生活习性独特。它们多在白天活动,行动敏捷,善于奔跑、游泳和攀爬,常穿梭于林间、草丛及石缝中,凭借敏锐的听觉与嗅觉追踪猎物,主要以鼠类、小鸟、蛙类、昆虫为食,因新陈代谢快,食量惊人,每日进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一半。伶鼬是独居动物,除繁殖期外,通常单独行动。每年春夏繁殖,孕期约1个月,母鼬独自抚养幼崽,悉心照料其饮食与安全。

种群现状

伶鼬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广,但种群现状面临一定挑战。因栖息地受人类活动影响,如森林砍伐、草原开发导致栖息地破碎化与减少,伶鼬的生存空间被压缩。不过,由于伶鼬繁殖能力相对较强,每年可繁殖1—2次,每胎产仔数较多,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种群数量。在一些保护较好的偏远地区,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。然而,非法捕猎仍是威胁之一,伶鼬皮毛珍贵,曾遭过度猎捕,尽管现在相关保护措施加强,但过去的捕猎行为对其种群仍有一定影响。伶鼬目前尚未处于濒危状态,但需要持续加强保护,以确保其种群的稳定与健康发展。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、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通过此公众号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汪峰新女友李巧年后发福被嘲!狂练反胖5斤 网友毒舌:幸福肥?
速卖通和敦煌网哪个好?铺货Dropshipping,运输交付、买方保护对比
明日之后钻头更换周期揭秘,从新手到老鸟,你该知道的那些事
苹果iPhone6/三星Galaxy Note5哪个好?苹果iPhone6/三星Galaxy Note5日常应用加载对比
w7桌面图标怎么变小_win7如何将桌面图标变小
365投注终止

w7桌面图标怎么变小_win7如何将桌面图标变小

📅 07-09 👁️ 6005
趴蝮,民间传说中的吉祥物,寓意美好与幸运_趴蝮是吉祥物吗